各培养单位: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首届北京市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的通知》,参赛组织工作安排如下:
一、大赛介绍
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增强大学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交叉复合型人才,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决定举办首届北京市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大赛以“创享青春、智启未来”为主题,秉持“数据驱动、深度融合、智能引领”的宗旨。大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
二、赛题设置
大赛共设置三大赛道、十二个赛题,赛题设置如下:
赛道 |
序号 |
赛题 |
智核突破挑战赛 |
1 |
绿茵争霸 人形机器人3V3足球(邀请赛) |
2 |
智行向导 自主服务引航挑战 |
|
3 |
智弈连城六子棋AI对弈争锋 |
|
4 |
立体净界 立体空间清洁挑战 |
|
产智融合应用赛 |
5 |
微察秋毫 细粒度图像分类 |
6 |
慧眼识疾 医学影像AI诊断 |
|
7 |
遥观万象 遥感图像智能分类 |
|
8 |
学途规划 AI周规划定制 |
|
9 |
模力解码 大模型驱动高校人才供需适配 |
|
10 |
科创引擎 科创企业分析评估大模型实践 |
|
元创开拓创意赛 |
11 |
遗韵新生 AI赋能文化创新 |
12 |
绿动未来 Al驱动领航构想 |
各赛题具体规则将在组委会发布后另行通知。
三、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在校本科生。
(二)赛程安排:
大赛分为两个阶段:高校预选推荐和北京市决赛。根据高校推荐数量标准要求,我校可推荐参赛队伍约3支。
(三)组队要求:
1.本次大赛采用团队形式参赛,每支参赛队伍由3-5名队员组成,每名学生仅可参与一支队伍,每支队伍须有1-2名指导教师。
2.参赛队伍报名时须确定参赛赛道及赛题,报名信息提交后不可变更赛题、团队成员和指导教师的人员信息及顺序。每支队伍仅限参加一个赛题。
(四)作品要求:
组委会发布具体赛题规则后另行通知。
三、材料提交
组委会发布具体赛题规则后,另行通知报名和参赛材料要求,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1月30日。建议有参赛意向本科生提前组队备赛。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方式:58807949 11142025027@bnu.edu.cn
大赛QQ群:1071142523(及时获取赛事信息)
附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首届北京市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的通知》
教务部(研究生院)
2025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