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赵烨老师:环境地学在线课程建设之体会
发布时间:2020-02-14  阅读

自2007年以来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环境地学教研组教师开始了课程、教材与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建成了北京市精品课程(2008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014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师大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教材《环境地学(第一版)》、《土壤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字化课程教材《环境地学(第二版)》(Abook);在学堂在线平台上建成并对外开放了《环境地学原理》慕课(选学人数超过1万人),协助新疆大学在学堂在线平台上建成并对外开放了《土壤地学》慕课(选学人数超过1千人),即将在智慧树平台上建成并对外开放《认知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根基——土壤》慕课。自2017年以来在多次教学过程运用了数字教学资源,并在教育部环境类课程研讨会上做多次教学改革报告与交流,在贯彻落实当前国家、北京市和学校“抗击疫情,停课不停学!”措施的过程中,已展现较大的教学优势,获得了一些收获在此供大家分享:

1、在线课程资源使全时域性-移动性-互动式教学成为现实,为终身学习-移动学习和全民学习特别是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宣传环境保护法规、倡导国民环境教育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基于在线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一是有利于及时更新充实教学内容,并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二是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并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科研技能。

参加全国高校环境类课程教学研讨会

在线课程前期课件入选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专题研修内容

       2、挖掘学生已有感性知识开展互动式或SPOC教学:建构主义教育的核心理论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应用,以主动建构学习者自主的知识体系;开展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即引导学员提出有感染力的环境地学问题或自己关注的环境问题,在广泛的师生过程中深化学生对该环境地学问题及其相关联系的深刻理解。

教师异地实时回答学生野外实习遇到的环境地学问题场景

3、基于现代教学理论和认知规律,建设教学内容相对完整-启发性-探索性-互动指导性-科学问题或环境问题导向性的专业课件、符合认知规律的在线课程教学体系,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满堂师灌”与“满屏机灌”的机械化教学的静态型模式。

在线课程的基础——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首批数字化课程教材

4、在线课程建设中需探索的问题:如何在互动教学过程强化教学实践环节,自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带优盘、还带参考书籍、更带环境地学教学实物标本;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为学员分发最新的学术论文,供学员研读研讨并进行线上学习交流,使线上学习者切实体会专业科研工作的情景,以激发其创新性科研能力。

5、在线课程建设新思路—创建中国金课型的在线课程:创建由互动式、抛锚式、混合式多种教学方式搭建而成高效培育学习者创新思维;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依赖精准、恰当、灵活地掌握与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基于资源与环境类学科特点,“金课”建设应以互动式与混合式、专业性与通识性等多种教学方式共同搭建,其中互动式教学方式是指在课堂上通过主题探讨式互动、多角度思辨式互动、精选案例式互动等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目的的教学方式。

协助新疆大学建设《土壤地理学》慕课及其教学交流

环境地学在线课程教学及其教学实践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