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教育见习不间断---化学(师范)专业
发布时间:2020-03-01  阅读

为积极响应学校做出的“延期开学不停课,多元教学保质量”的号召,化学学院《教育见习》课程进行了开课前的系统设计、周密准备;充分利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微信群等多个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教学活动;提供全面支持,促进师范生的积极参与、有效学习,确保了《教育见习》课程顺利、高效实施。

一、课程的全新系统设计

以往化学学院《教育见习》课程的实施,以中学化学课堂为主场,带领师范生深入中学课堂,亲身感受,全面观摩。面对特殊情况,课程团队紧急研讨,综合考虑,重新设计了课程实施方案。

新的课程实施方案从已有资源中精选案例,包括由北师大化学教育专家、中学教研员和中学名校教师一起备课研讨的“高端备课”教学课例,还包括由北师大教务部建设并提供的教育见习案例资源。课程团队从中精心选择了三个层次的典型教学案例精品资源,保证这些教学案例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示范性。首先是学科知识相对简单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侧重观摩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性、严谨性和教学的整体结构,建构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然后是学科知识相对复杂高中化学教学案例,注重观摩学生活动的组织实施,引导师范生关注师生互动的方式,体会学科思想方法建构的教学,认识通过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素养发展的教学;最后是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项目式教学案例,侧重观摩真实复杂问题中如何解决教学的结构、活动实施、指导反馈等困难,体会现代教学方法与策略,帮助师范生体会高水平教学的追求与挑战,明确教学努力的方向。

图1 《教育见习》课程方案

线上交流采用微信群的方式,主讲教师规划和组织在线交流,助教协助维持交流秩序和及时地进行核心内容地推送。线上交流注重师范生的参与性,分案例、分主题,设计规划好每个阶段研讨的问题和方式。首先是聚焦一个案例,师范生充分表达自己对案例的认识和分析,生生之间进行互动,然后教师根据师范生的交流情况,结合预设的研讨内容,通过问题引导师范生的深入思考,聚焦案例分析的核心要点,促进师范生建构案例分析和教学行为分析的视角和方法,建构分析教学案例的系统思维。最后是教师的小结,引导师范生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二、全面支持,重过程,抓实效

为了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学习,课程团队在不同阶段给学生提供了全面支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发挥过程性评价的积极作用。

开课前给学生提供全面的课程资料:(1)课程方案。包括课程评价方案和三周课程的整体安排,注重学生活动的全程设计和过程性评价——教育见习记录60%(注重记录的详细性、条理性;总结思考的深刻性)、线上交流40%(统计发言的次数和内容质量、与同伴及其教师交流互动的情况);(2)剪辑加工后的教学案例资源。为了提高观摩质量,对教学案例中的噪音进行处理,对一些没有观摩价值的活动场景进行剪辑。充分发挥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国大学MOOC的作用,将上述教学案例分批分次安排到正在开课的MOOC拓展资源中,此外将精简后的案例上传到百度网盘,提供多种渠道,确保学生能够顺畅地观摩到高质量的教学案例;(3)配套的支持资料。除了给学生提供电子版的课程标准、教科书外,还提供了《教学案例观摩、记录、分析的建议》,引导学生观摩教学案例的视角,提高案例观摩和思考的质量。

图2教学案例视频观摩、记录和分析的建议

在课程实施阶段,通过微信群及时解决师范生的各种问题;在线研讨过程中,除了提前预设研讨的主要问题外,还及时关注师范生现场研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并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师范生的深度思考,助教及时将研讨的核心内容进行推送。研讨后课程团队及时梳理总结,将研讨的核心内容整理编辑,促进师范生进一步学习吸收,并建议完善教育见习记录,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反思;全面了解师范生的情况,了解他们观看视频、参加线上活动的问题与困难,及时了解师范生对课程的观点和建议,并加以改进。例如,根据师范生的建议,课程团队决定联合使用微信群和腾讯会议开展线上交流,通过微信群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形成组内的观点,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组间交流和教师的指导反馈。

图3学生阐述对教学案例分析后的观点和体会收获

图4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通过一周的课程实施,取得了一些预期的效果,课程实施顺利,师范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师生交流畅通,充分体现了注重活动设计、注重认识建构和能力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如何更好地促进不同层面的生生、师生的互动,如何诊断和评价师范生的发展,如何通过远程教学更好地提高实践性课程的实施效果,课程团队将不断地总结经验,积极尝试使用不同的线上交互平台与工具,课程团队依旧在探索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