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李小龙    
发布时间:2021-09-03  阅读

李小龙(1).png


一、个人简历

李小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曾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全国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北京市教改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史系列课程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获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并获得单项奖(最佳语言奖);连续4次获得优秀新生导师称号、获北京师范大学第十届“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称号;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带头人。

二、先进事迹摘录

(一)启功先生说“我就是一个教书匠”——如何自我定位

1.新生导师。新生是本科培养的关键期年来,李小龙教授坚持以唐人传奇阅读为核心,每周为学生开设读书会他专门为此完成了一部整理著作《异闻集校证》。新生导师制设立六年来,他获得四次优秀新生导师称号

2.本科课堂。在李小龙教授的策划组织下,学科点对课程进行了全新的改革,建立了“精研导选”四层面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打下更扎实的古代文学基础。他的课程受到同学们欢迎,评教结果多次为满分。2018年,以初选得票第一的成绩被评为“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3.课外指导。本科学习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多年来,李小龙一方面积极承担本科生课题、实习以及本科毕业论文等常规课外指导;另一方面,还为高年级本科生与硕士开设不同的读书会

(二)聂石樵先生说他的一生是“念书、教书、写书”——如何教好书

1.念书。教好课的基础是对课程有全面掌握、充足准备、深入研究。这些都需要老师认真阅读、深思熟虑。所以,课堂功夫其实在图书馆中、书桌前。

2.教书。如何教是本科教学中的难题。李小龙参加工作以来,特意选择了学科点几门口碑极佳的课程旁听,从讲课风格、课堂掌控、交流互动等环节认真揣摩。

3.写书。对一个问题要有独特而深刻的看法,一定要有艰苦的研究过程与创作过程。所以,写书既是表达学术思想的方法,也是梳理知识的过程。

(三)郭英德教授说“经师易见,人师难逢”——如何育人

传授知识的老师是“经师”,通过传授知识达到育人目的的老师才是“人师”。李小龙教授一直都认为,大学尤其是文科教学,本质上是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他会恰当地把古代文学中的学术问题引申到生活中来,让同学们明白“文学即人学”的道理,从对文学的审美性体验延伸到生活中束身自爱的伦理性实践中来;在课堂外,他也暗自惕厉,处处以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让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立德树人”教育中的另一条潜脉。